2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評述
2014-03-12 10:15:44 來源: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2月份,受春節長假影響,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總體需求明顯下滑,多條航線運價下滑。2月28日,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為1115.23點,環比下跌3.7%;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為981.06點,環比下跌16.0%。
據克拉克森數據統計,2月份各集裝箱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型平均租金水平環比微漲約0.4%,其中3500TEU以上型船單月漲幅約3.6%,為漲幅最高的船型。
歐地航線量價齊跌
上旬,出口貨源明顯下滑。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仍下滑至85%左右。市場運價同步下跌。進入中下旬,工廠陸續復工,但受出口商品的生產周期限制,貨量實際增長幅度不大,加上前期囤積貨物已基本告罄,運輸需求不斷下滑,主流大型班輪公司至歐洲、地中海基本港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降至八成,個別中小型班輪公司更低至六成左右,市場平均運價以100~150美元/TEU的幅度逐周下跌,至月底累計跌去約450美元/TEU。2月28日,中國出口至歐洲、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分別為1540.77點、1628.77點,環比分別下跌8.0%、8.9%。
北美行情基本穩定
北美航線得益于美國經濟較為平穩的復蘇勢頭,今年以來運輸需求總體呈上升趨勢,盡管受春節長假影響貨量環比出現季節性下滑,但幅度小于歐地航線。多數班輪公司適度擴大艙位供給(據Alphaliner統計,2月初,遠東至北美航線周運力配置同比增長約3%)。上半月,在 節前囤積貨的支持下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繼續保持在九成左右,市場運價幾乎未見下跌。下半月,隨著節前貨量的逐步出清,加上節后新增貨量上升不足,運輸需求顯現下跌勢頭,美西航線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下跌至八成左右,美東航線由于運力投放較少,供需關系表現略好,船舶平均裝載率85%。鑒于供大于求的擴張速度不大,市場運價下跌幅度相對較緩。分地區看,華東、華北節后貨量增速尚可,市場運價基本穩定;華南地區部分工廠受用工荒等因素影響較為明顯,貨量恢復勢頭較弱,運價跌幅較明顯。2月28日,上海出口至美西、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(海運及海運附加費)分別為1852美元/FEU、3256美元/FEU,環比分別下跌12.1%、5.0%;單月平均值分別為2019美元/FEU、3356美元/FEU,環比分別微漲2.4%、1.8%。
波斯灣運價繼續走低
波斯灣航線年初以來運輸需求持續低迷,春節長假前幾乎未見囤積貨量,導致市場延續1月份頹勢。鑒于此,班輪公司大幅收縮運力供給(據業內人士消息,2 月下旬中國出口至波斯灣航線市場運力總體收縮約2萬TEU),但過于龐大的過剩運力導致供大于求的矛盾積重難返,部分航次船舶裝載率甚至不足五成。市場運價低位下探,部分航次最低運價跌破400美元/TEU。2月份,中國出口至波紅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為815.7點,環比下跌3.5%。
澳新航線運價大跌
近期澳大利亞經濟持續低迷,據澳統計局數據顯示,澳大利亞1月份的失業率升至6.0%,為2003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。
受此影響,澳新航線運輸需求持續走低。盡管亞澳運價協議組織維持淡季運力收縮計劃,但供需關系改善幅度不大,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維持在八成左右,部分航次裝載不足六成。市場運價延續1月以來的單邊下滑走勢。至2月底平均運價已跌至600美元/TEU左右。
2月28日,上海出口至澳新基本港市場運價為646美元/TEU,環比大幅下跌22.6%,較年初下跌28.3%
南美航線保持低迷南美航線在南美地區新興市場經濟增速放緩、貨幣貶值等因素的影響下,近期運輸需求總體表現低迷,加上受主干航線運力過剩的溢出效應影響,供需關系繼續惡化,南美東岸航線運力過剩較為嚴重,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不足七成,南美西岸航線運力擴張幅度則略小于東岸航線,船舶平均艙位利用率得以維持在八成左右。市場運價不斷下跌,至月底南美東岸航線運價已跌破900美元/TEU左右,南美西岸航線運價也降至1200美元/TEU左右。
2月28日,中國出口至南美航線運價指數為850.11點,環比下跌7.3%。